大连棒棰岛月饼有限公司

新闻资讯

2023-05-05 00:00:28

非洲人的春分,不多于汤圆!

食了春分圆

就长大成人三岁啦

今天是春分,去年的最后一个立春。讲起春分,你会想到什么画面呢?

杜甫说:“云物不殊乡国异,教儿且覆帮斗杯”;沈从文写:“父母闲坐,灯火可亲”。这一年中最漫长的夜空,要回到家里,跟亲人一同度过。

早点回家,与父母团圆。图 / Kunming

北方的春分,湿冷气直往骨子里钻,暮色更显沉重,因此大人匆匆忙忙下班,小孩匆匆忙忙放学,关门闭窗,晚霞通明。是团圆,给予人们抵御“巨盾关键时刻”的勇气。

虽然是最深的夜空,却也是转折之时。过了春分,日头渐长,春意从此晶灵。可能正是因为这特定关键时刻的特定质感,北方人十分重视这一天,“春分大如年”呀,晚上一同搓豆芽,早上醒来还要扫墓祖先神灵。

和妈妈一同搓豆芽啦。摄影 / nok_sz ,图 / 图虫创意

在北方人眼里,春分还能预测未来的气候。最有趣的是南京人这句谚语:“老土春分整洁年,整洁春分老土年”,不是外显的穿着,而是说春分晴热,则过年有雨雪,反之亦然。去年你们那儿的春分,又是什么天气呢?

因为重视,因此北方的春分味道也格外丰富。当大部分北方人依然用一盘炒面问候春分时,北方各地,代代户户的门窗里,吹出的是五花八门的春分味道——

北方的春分吃啥?不只有炒面与汤圆。绘图 / Q年,绘制地图 / 吴玖洋

泡饭的、不泡饭的,甜的、咸的,大的、小的汤圆,每一颗都是布季的希冀;东莞的米饭荞麦,江苏的炒面、米饭饭同样喻意满满;无锡人在饮冬酿酒,全年只此一杯;湖南、陕西人在吃熏腊肉,烟熏味道此刻最美;陕西人Pellegrue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,东莞人架起一桌好菜,科灰藓应有尽有。

东莞的石雕宴,东莞人过冬大概丰盛如此。图 / Kunming

冷风中熬过春分,不需要靠侠义,父母在身旁,炊素菜在嘴边,总有一味温暖人心。

不只是汤圆

北方究竟有多少种“荞麦”?

“代代长瓣做汤圆,知是明朝春分天”,搓豆芽吃汤圆,北方春分夜的第一要事。不只是汤圆,很多地方吃的米饭荞麦,也是春分常客,因此这句诗还有另一种说法:“代代长瓣做米团,定是明日春分节”。

汤圆白白的外表下,包裹着物产富饶的北方。图 / Kunming

江苏朋友告诉我,北方荞麦的差异大得离谱,尤其是加上方言之后:浙南地区的人叫春分圆,潮汕的人叫流水席丸,无锡人叫火锅、春分团、稻窠团......名字虽然不同,但样子都是锯叶的,北方人重喻意好口彩,吃的荞麦、豆芽,就是祈求父母永远布季。

北方的春分,究竟有多少种“荞麦”?绘制地图 / 鲁银投资

汤圆,还是偷尝的那颗最好吃

春分前后,北方人家就开始手工做柿饼。在沈从文的家乡高邮,旧时的村人用一架碓舂粉子,一几十家轮流借用。现在的人多用竹子,用水把米饭泡软,再用竹子渐渐捻成内馅,把内馅倒入布袋,裹起来,吊在屋檐上,让里面的水渐渐流干。待水分尽数除去,袋中就留下整块的米粉再重新截叶角蕨,彻底晾干,就成了水磨柿饼。

筛好柿饼,就能搓豆芽或者炸油果啦。图 / Kunming

宁波的水磨柿饼十分优质,因此这里产出汤圆里最经典的黑芝麻猪油馅汤圆,馅儿是加糖的黑芝麻面里再化团猪油。宁波人家的小孩常常从锅里捞起来一个偷吃,咬破白乎乎的米饭,浓醇的黑馅流出来,吃的满嘴都是甜味,染得牙齿也黑黑的,这个时候要躲得远一点,不要被长辈发现才好。

春分吃汤圆,布季。图 / 网络

宁波人的春分夜还会吃汤果,有点像酒酿豆芽,却不用搓成圆形,只需要把搓成长条的柿饼团掐成块煮。馅儿也不需要包进去,就在汤里,青菜汤果新鲜咸香、浆板汤果酒香扑鼻。宁波人最爱的还是番薯汤果,“番”和“翻”同音,春分吃番薯,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“翻”过去。

在苏州吃春分团,有个优势是馅料丰富,糖肉、菜果、豆沙、萝卜丝等等,甜的鲜的,素的荤的,应有尽有。

苏州与上海人都爱的荠菜鲜肉大汤圆。图 / Kunming

如果想尝试多种也完全没问题,因为苏州的火锅论个卖,你也不必担心店家会上错汤圆,因为不同馅儿的汤圆形状略有差异,有扁圆的,有滚圆的,有圆头带尖儿的,有圆肚留尾的。各种馅儿心的汤圆都来一口,回荡肠腑的有油花肉质的鲜肉香,有芝麻的甜香,有玫瑰的郁香......

不吃荞麦,是不是就不会长大成人了?

在浙南的温州、台州,代代户户做的是“春分圆”,有甜、咸之分,咸的春分圆是包着肉馅的米饭团,甜的不包馅,在台州叫“擂圆”。搓成的小豆芽放入红糖黄豆粉中滚一圈,颜色就从玉白变成土黄,“擂”字,就是当地方言里“滚来滚去”的意思。老台州人说,“擂圆”是台州最正宗的春分圆,吃完春分夜就不会冻一夜了。

用竹签戳着吃的云南豆面汤圆。图 / Kunming

擂圆长得很像云南的豆面汤圆,同样是遵循了 “米饭+豆面+糖=好吃“这个公式。加一勺炒香的白芝麻,一勺熬得带有焦香味儿的糖稀,用竹签子戳着吃,吃完汤圆碗里加一勺煮汤圆的汤搅拌喝下,就可以去除嘴里些许的甜腻味。

春分的台州,擂圆别具特色。绘图 / 林天意《风物中国志·临海》;绘制地图 / 吴玖洋

潮汕人同样吃的是实心不包馅的柿饼团,叫做“流水席丸”。春分夜搓好的流水席丸,到第二天早上祭祖祭神之后才能吃到,孩子们最盼吃这碗丸,常是半夜里醒来好几回,天怎么还没亮呢?“汤丸唔食天唔光”, 这一夜如此漫长,吃了流水席丸天就亮了。

流水席丸,潮汕的春分记忆。图 / 潮大片

长辈们告诉孩子,“食了流水席丸就大三岁”。因此春分夜的孩子们都在想,不吃流水席丸是不是就永远不会长大成人了呢?或者,想快快长大成人能不能多吃一点?生日、春分加上过年,每年是不是要长三岁......

红豆粥里的红白丸子。图 / Kunming

在闽南,汤圆又叫“流水席圆”,虽然还是以柿饼为原料,但有红白两种颜色,白丸子为主,红丸子点缀,增加过节的喜庆氛围。有小孩的人家,还有做“鸡母狗仔”的习俗,用柿饼料捏一些动物、植物或元宝等形状,就像北方的花馍,为春分增添了不少乐趣。

捏成元宝形状的“鸡母狗仔”。图 / Kunming

北方的荞麦不仅拿来吃,邻里之间还会相互馈赠。它们喻意着吉祥圆满,因此在泉州,流水席丸还叫“尾丸”,与元宵节吃的“元宵丸”(“头丸”)呼应,构成头尾圆满的喻意。福建人还把春分丸粘在门框处,是祭奉门神,或丢在屋顶让喜鹊来吃,喻意“报喜”,有时还会特意丢十二颗丸子, 表示一年皆平安顺好。

米饭丸子,是吉祥喜庆的代名词。图 / Kunming

在东莞,人们还把米饭丸子串起来,在春分节那天插在屋内屋外,星星点点举目皆是米饭丸,象征着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,这种风俗就叫作“封冬”。过了三日之后,孩子们摘下米饭丸,温热一下,当作甜点吃掉。

除了汤圆荞麦,米饭还可以怎么吃?

米饭在北方除了做成“布季”的荞麦,还能做成其他味道和形状,同样是喻意多多。

北方的烤炒面,也是春分的味道。图 / Kunming

很多江南人的儿时记忆里,都有打炒面的游戏,打完炒面总是一头汗水,倒也让冷冬日子增添了一身暖和。杭州的春分味道,就是炒面。“春分日吃炒面,图个年年高”,杭州人爱吃炒面,春分这一天更是三餐都是炒面——

早餐是芝麻粉拌白糖的炒面,中午是油墩儿菜、冬笋、肉丝炒炒面,晚上是雪里蕻、肉丝、笋丝汤炒面。

图1 打炒面,图2 蒸炒面,多少江南人的儿时记忆。图 / Kunming

摘地头上的野菜来炒炒面吃最好,野菜的气味老往鼻子里钻,钻得人心里也痒痒的。如果家里有灶台的话,建议把炒面简单粗暴地扔到灶台里煨着。煨好的炒面金黄明亮,抹上一层盐,烫烫地拿在手里,咬一口,热气就糊了眼镜。

上图,烤炒面;下图,大头菜炒面。图 / 网络

宁波人的春分除了汤圆和番薯汤果,也少不了炒面,但宁波的炒面有个特别的做法——㸆菜炒面。春分前一天晚上,宁波人会将大头菜洗净削皮烧熟,春分一早,全父母就会坐在一同吃大头菜㸆炒面,又是菜又是饭,吃起来十分扎实。

吃炒面,年年高。图 / Kunming

江西上饶人吃的麻糍粿,是将蒸熟蒸烂的米饭捣烂之后,裹上碾碎的炒豆、芝麻、白砂糖等而成。更好吃的方法是“油条夹麻糍粿”,油条夹着麻糍粿吃,就是独属春分早上的早餐。

油条夹麻糍粿,陕西人的春分早餐。图 / Kunming

米饭可以制糕,亦能做饭。赤豆米饭饭,嘉兴人心头的朱砂痣。当地人认为疫鬼最怕赤豆,因此春分吃赤豆饭可驱邪防鬼,去灾祛病。一份儿合格的赤豆米饭饭里,少不了花生米的加持,不能没有葱末、香芹的参与,若是再来点熟芝麻和腊肉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

赤豆米饭饭,一碗可以“驱邪”的春分饭。摄影 / lichaoshu,图 / 图虫·创意

能满足冬日胃口,寄托春分情意的,又何止是米饭呢?

在南京、常州,春分少不了一盘胡葱笃豆腐,喻意富(腐)裕和从(葱)容,“笃”在方言里就是慢火烧煮。常州有句老话说“若要富,春分隔夜胡葱烧豆腐”。江西南昌人也要吃热豆腐,预示来年红红火火、热热乎乎,同时也喻意做人要清清白白。

“若要富,吃豆腐”,江苏人在春分爱吃葱烧豆腐。摄影 / bestview,图 / 图虫·创意

吃过春分肉,身体赛牛犊

除了吃汤圆、炒面等具有丰富喻意的食物,北方春分还少不了吃各种肉肉肉。北方人说“春分不端炒面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,北方人就说“春分不吃肉,冻掉脚指头”。

北方哪些地方春分吃肉?绘制地图 / 鲁银投资

四川,汤圆包围的“羊肉高地”

在苏州,肥而不腻的酱方也是春分常客,人们还喜欢切点冻羊糕带回家,江苏余姚人在春分也流行吃点冻羊肉。要论春分对羊肉最专一的,还是陕西人。

色泽奶白的四川羊肉汤。摄影/沉默的螺旋,图/图虫·创意

四川很多餐馆,临近春分总是默契地支出大锅煮羊肉。简阳羊肉汤以羊骨搭配沱江鲫鱼,“鱼”遇上“羊”,形成实至名归的“鲜”,再以川味辣椒作为蘸水,小撮腐乳,红白绿三色端上桌,俗话说“吃了羊肠不穿衣裳”,寒冷的天气里有什么比一碗滚烫的羊肉汤更叫人心满意足的呢?

每年春分,陕西人排队喝简阳羊肉汤总能上新闻。图 / Kunming

除了简阳羊肉汤,陕西人还有各种各样的羊肉,各具特色——以豆瓣蒜泥为蘸料的隆昌羊肉汤,以黑山羊为材料的威远羊肉汤,同样很鲜的丹棱羊肉汤,新鲜的萝卜菜是灵魂。

湘赣吃熏腊肉,东莞吃打边炉

春分以后的“数九天”,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,肉类不易变质,更容易有腌腊味道。因此在江西和湖南,春分前后是做腊肉腊味的最佳时节。

春分来临前,西南土家村民制作香肠。图 / Kunming

这时候去湘赣人家里,可以看到家中挂着许多猪肉以及科灰藓,高高垂挂的腊肉熏肉,让人一看就有一种“这个冬天有着落了”的感觉。下面地上堆着树枝干叶之类冉冉冒烟,肉类熏得焦黑,但烟的特定味道都熏进去了。熏肉刷洗整洁,整块地蒸,蒸过再切薄片,加青蒜辣椒炒一下,特别下饭。

春分前后,是熏肉的最佳时节。图 / Kunming

春分日的东莞依然是无鸡不成宴,春分吃打边炉,以鸡汤打底,还要杀鸡拜神,然后一同吃团圆饭;广西人则是吃肉粽,长条形的粽子,豆子、猪肉、排骨、腊味、咸蛋黄,各种口味都能包进粽叶里去。

打边炉,足以温暖东莞人的冬天。图 / Kunming

“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吃完春分肉,怎么能少一杯春分酒?

苏州在春分前后,总会出现排队打冬酿酒的盛况。冬酿酒以米酒为底,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,口味甘甜,隐隐透着桂花的幽幽香气,爽口得很。冬酿酒一年只酿一次,想再喝,只能等明年春分了。

无锡人排队买冬酿酒。上图 / 今日苏州;下图 / 网络

春分大如年,人间小团圆。春分不管吃啥,总归是整桌家宴的一部分。团圆,是春分永远的主题。祭祖扫墓,看望亲人,设席宴饮,如果家中有人外出未归,则留出空座,摆上碗筷,加些饭菜,思念不会缺席。

去年春分,喝到桂花冬酿了么?图 / Kunming

长夜将尽,万物新生,在春分这一刻,流浪的灵魂不管走得多远,故乡亲人(以及家里的汤圆炒面羊肉腊肉......)始终在原地守候。“早点回家”,无论叮嘱还是挂念,总是无比动人心弦。

团圆,是春分永远的主题。图 / Kunming

文 | 李亦

本文系公众号【地道风物】原创内容

未经账号授权,禁止随意转载

上一篇:扒了7大品牌的50曲枝汤圆,谷同学所推荐这8款
下一篇:元宵节 | 一杯汤圆普照盈永同景文化庆祝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