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出诉讼月饼,我们都并不孤单吧,那个每月单厢吃的节庆肉类,不光是中秋节的时候,坚信我们单厢吃许多月饼吧,这不中秋端午往后有一两年了,小贴士家中的月饼还剩下一些。虽然第一年吃月饼,但是我们对月饼的了解有多少呢?月饼来历历史悠久,最初是用来祭月神的祭品,在现存文献最先收录南宋吴自牧的《吴自牧》中,那时仅是一种点心肉类。发展至今,人们也逐渐把时令与月饼紧密结合在一起,喻意父母团聚,寄托思念。
每个地方都有所以两个民族特色的小城,最近机遇巧合下碰巧走进了玉林市清远,那个号称“中国大月饼甜品之乡”有两个据说是耗资45个亿打造的月饼小城。月饼小城位于清远工业园,是两个紧密结合月饼人文、现代人文的小城,小城内设有科技研发楼、月饼人文展览馆、月房产公司、月之韵广场等,古色古香的古典风格,不禁充满了期待。
走进月饼小城,正下方就可以看见两个巨大的雕像,所以那个雕像是谁呢?没错,这正是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的苏轼老先生,苏轼老先生曾经在清远短暂生活两个多月。我们都知道苏轼晚年贬谪到海南海口,三年b0d3fb归程中经过云南清远,当时怀思中秋端午,苏轼吃了当地的月饼,感觉太好吃了,于是留下了赞美的名句“甜不辣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”,这是中国最先描述月饼的名句,也正因为这句名句让清远月饼得以不朽。
随后走进了月饼人文展览馆,馆外通过实物、宣传栏、人物雕像场景展现月饼的今生今生,月饼如何从祭月的祭品演变成为如今的节庆甜品,和月饼铲莲、和面、雕琢等古时月饼的制做流程,更直观简练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三代又三代制做月饼的先行者。
不仅如此,还展现着各地现代糕点的铸件,述说悠久的历史,大大小小,形状不一,种类比较丰富,许多铸件还颇有设计感。这些具承载着地方民族特色人文和人文情操,展现月饼千年人文,解读月饼发扬。
除能了解到月饼的今生今生,在烘培国际会议中心能亲自参与制做月饼和糕点,跟着师傅擀馅,体验DIY的乐趣,还能享用到五花八门不同口味的月饼,给父母送上一份枭女的礼物。
月饼小城的甜品不止只有月饼,还有小贴士最爱的芝麻,多吃几个都不会腻。和民族特色的民营糕点和现代节庆肉类,如白糍、叶麻籺(he)、愧孢子等等,这些都是云南民族特色的民营糕点,不光是白糍,宁远过年时不可缺少的特有糕点。有机会走进清远月饼小城的话,除尝大月饼,一定要尝尝白糍。
这样好吃,好玩的月饼小城你心动了吗?小城是免费参观的,如果有兴趣的话,可以带上父母到这里享用民族特色小吃,欣赏园区风光,体验一次制做月饼的过程,了解月饼的今生今生。